图片
图片
石赋
唐 李邕
图片
代有远游子,植杖大野,周目层岩,睹巨石而叹曰:“兹盘礴也,可用武而转乎?兹峭峙也,可腾趠而登乎?”
观其凌云插峰,隐霄横嶂;峻削标表,汗漫仪状。划镇地以周博,崛戴天而雄壮。默玄云之暮起,赩丹霞之朝上。若使矗布长城,嶷联高壁,遏西戎而分塞,截东胡而度碛,张九州之地险,蹙四夷之天隔;固可以眇绝骄子,遐阻勍敌,归华夏之甲士,却边荒之羽檄。别有列在王庭,地当文砌。疑贞琬之粉泽,艳重锦之光丽。承听政之梁柱,纳进贤之阶陛。匪徒夹植桃李,因芳茝蕙,降神女之倘徉,拂仙衣之容曳。若乃苔藓剥落,雨露淋漓;冰碧藻曜,绘画纷披。不邀代之所贵,不欲人之见知。罔怀金而则异,曷剖玉而方奇。至若危堞孤援,悬门御冲。出阵摧鹤,乘城起龙。炮与矢而飞雨,磁当途而列墉。金鼓为之沮气,戈矛为之辍锋。借如弈秋沉思,蜀相兴图,秉节制以全胜,纵劫杀以论都。鄙宋缄之谬识,嘉禹凿之神模。落五星而多懵,坐千人而不孤。惟磨砻之所取,任圆方之自殊。支空留于织室,编尚想于兵符。鸟何恨而填海?山何言而望夫?徒以贞者不黩,坚者可久。卧如羊于山野,蹲似武于林薮。知作鼓之希声,信为人之无偶。梁架海以东注,镇临江而南守。庶投水而克成,将补天而何有?岂独砥砺利器,盘踞真王?镞来肃慎,门通越裳。屹特立以兴主,架能言以发祥。迩开莲兮华表,远倚剑兮疏梁。保兹城而永固,结彼交而不忘。何止藏书入室,勒篆离经。翕湘川之飞燕,伏昆池之骇鲸。膏久服而驻颜,碑一观而涕零。
岂如“扣角”匡坐,且悲歌于“白水”;寻山小住,止危途于翠屏而已哉!
图片
图片
注释
①代:世。
植:拄。
②兹:赞叹词。盘礴:同“磅礴”,广大的样子。
武:勇力。
③峭峙:高峻屹立。
趠(chuō):跳。
④凌云:超越云层。
霄:天。嶂:高峰如屏障。
⑤标:挺立。表:同“标”。
汗漫:不能清晰地了解。仪状:仪容形状。
⑥划:划分。镇:安。
崛:勃起。戴天:顶天。
⑦默:通“墨”,黑色。玄云:乌云。
赩(xì):赤色。
⑧矗(chù):高直的样子。
嶷(yí):高。
⑨遏(è):遏制。塞:用作防御工事的要塞。
碛(qì):沙漠。
⑩张:扩大。九州:指整个中国。
蹙(cù):缩小。隔:阻隔。
⑪眇(miǎo):远。骄子:宠爱之子,这里指胡戎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南有大汉,北有强胡,胡者,天之骄子也。”
遐:远。勍(qíng):强。
⑫却:阻止。羽檄(xí):求救的文书。
文砌:即文陛,天子殿前台阶。张铣注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曰:“文陛,天子殿阶也,以文石砌之。”
⑬贞琬:纯正美玉。粉泽:用来化妆的脂粉。
阶陛:宫中的台阶。
⑭茝蕙(chǎi huì):香草名。
徜徉:游戏。
⑮拂:拂拭。容曳:飞扬的衣着。
冰碧:洁净的青石。
⑯纷披:多的样子。
怀金:石之含金,比喻身藏金印居于高位的人。
⑰剖玉:从石中剖析出美玉,此隐涵《韩非子·和氏》的故事,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厉王使玉人相之,玉人曰:'石也。’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'石也’。王又以和为诳,而刖其右足。文王即位……王乃使玉人理其璞,而得宝焉。遂命曰和氏之璧。”
危堞(dié):高城上的女墙。孤:无人。
⑱御冲:防御冲击。
出阵:射出阵地。
⑲乘城:覆伏城池。起龙:振动潜龙。
炮:指用炮射出的石。古之炮,是用机械发石以袭远。
磁:磁石,即吸铁石。列墉(yōng):筑成高墙,作为防御工事。
⑳金鼓:金为钟。在战场用金与鼓指挥进退,击金则退,击鼓则进。沮气:丧气。
辍(chuò)锋:停止进攻的锋芒。
㉑借:假。弈秋:古代善于下围棋的人。
蜀相:指三国时的诸葛亮。兴图:指诸葛亮用石头摆的八阵图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“八阵图,在(四川)奉节县西南七里,周回四百八十丈,中有诸葛孔明八阵图。聚石为之,各高五尺,广十围,历然棋布,纵横相当。中间相距九尺,正中间南北巷悉广五尺,凡六十四聚。或为人散乱,及为夏水所没,冬水退后,依然如故。”另外,在陕西省勉县东南、四川省新都县亦有此遗迹。
㉒秉:掌握。节制:指挥法则。
纵:舍弃。劫杀:恃力杀之。都:美德。
㉓鄙:藐视。宋:疑指战国时宋人宋牼,一作宋鈃,尝欲以利游说罢秦楚之兵,孟子劝其舍利而言仁义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批评他和墨翟说:“不知一天下、建国家之权称,上功用,大俭约而侵差等,曾不足以容辨异、县君臣;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缄(jiān):指封人之口的理论。谬识:错误的认识。
禹:夏禹,以平治洪水著称。凿:意谓开凿河道,疏导洪水。神模:神明的楷模。
㉔落:碰落,状山之高。五星:指木星、火星、土星、金星、水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云:“五星同色,天下偃兵,百姓宁昌。”多懵(měng):人多心情慌乱。
不孤:不小。
㉕磨:石磨。砻(lóng):小石磨。
支:支机石,天上织女所用。郑惟忠《古石赋》所谓“在地者 佳人捣练,在天者织女支机”,后者即颂其事。
编:以石为题编写文章。兵符:行军的符信。
㉖鸟:指神话故事中的精卫鸟,系女娃所变,因在东海淹死,乃衔西山木石以填之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曰:“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,有鸟焉,其状如乌,文首,白喙,赤足,名曰'精卫’,其鸣自詨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。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山何言而望夫:由于丈夫从役,妻子送行,立而望之,化之为石,故名“望夫山”。类此故事,河南新野、陕西紫阳、湖北武昌等地,所在多有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“当涂县(在安徽)望夫山:昔有人往楚,累岁不还,其妻登此山望之,久乃化为石。”《幽明录》云:“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,状若人立。古传云:昔有贞妇,其夫从役,远赴国难,女饯送此山,立望而死,化为石,因名。”
㉗黩(dú):玷污。
羊:羊石,即石形如羊。《海录碎事·地·沙石》云:“长沙县有鹅羊石。《湘中记》云:昔有咸少卿,牧羊、鹅,遇仙升天,鹅、羊皆化为石,今犹有其形象。”《明一统志》云:“石羊山在柳州府武宣县西六十里,峭壁上有石如羊,俯瞰大江,舟过见之。”
㉘武:虎。林薮(sǒu):草木丛茂的山野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李广射虎之事可作佐证:“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没镞。视之,石也。因复更射之,终不能复入石矣。”
鼓:石鼓,先秦之物,唐初在今陕西凤翔出土,计十面,上有大篆之文,其内容与时代众说纷纭,今人多认为是秦之文物。希声:声音微弱。
㉙为人:变成石人,如望夫石之类。无偶:天下无匹。
梁:桥。注:疏通。
㉚投水:抱石投水而死。《韩诗外传·卷一》:“申徒狄抱石而沉于河。”《史记·屈原传》:“怀石遂投汨而死。”克成:能够成功。
补天:即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。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云: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。火爁焱而不灭,水浩洋而不息。猛兽食颛民,鸷鸟攫老弱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,杀黑龙以济冀州,和芦灰以止淫水。苍天补,四极正,淫水涸,冀州平,狡虫死,颛民生。”
㉛盘踞(jù):盘结踞守。真王:真命天子。
镞(zú):箭头。肃慎:春秋战国时代的小国,地处今吉林省宁安县以北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于是肃慎氏贡楛(箭干)矢(箭头)”。
㉜越裳:古国名,在今越南南部。《汉书·南蛮传》:“交趾之南,有越裳国。周公居摄六年,制礼作乐,天下和平,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。”《新语·无为》:“越裳之君,重译来朝。”
屹:山独立壮武的样子。主:君主。
架:横亘。能言: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“春,石言于晋。”发祥:产生祥瑞。
㉝华表:古代用以表明道路,在亭台驿站,城廓衙门的入口处皆有之。
疏梁:饰画的桥梁。
㉞彼:指越裳、肃慎等。
室:石室,古代藏书之所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丹书铁契,金匮石室藏之。”颜师古注:“以石为室,重缄封之,保慎之义。”
㉟勒篆:刻上篆字。离经:分章断句。
翕(xī):起。湘川:今湘江,是湖南最大的河流。飞燕:即石燕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湘水东南流经石燕山东。其山有石,绀而状燕,因以名山。其石或大或小,若母子焉。及其雷风相薄,则石燕群飞,颉颃如真燕矣。”
㊱伏:隐匿。昆池:即昆明池,在长安。《西京杂记》:“武帝作昆明池,欲伐昆吾夷,教习水战。因而于上游戏养鱼.鱼给诸陵庙祭祀,余付长安市卖之。池周围四十里。”骇鲸:惊叫的石鲸。《三辅黄图》:“昆明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。刻石为鲸鱼,长三丈,每至雷雨,常鸣吼,鬣尾皆动。”
膏:石髓之类。《神仙经》:“神山五百年辄开,其中石髓出,得而服之,寿与天相毕。”亦可说是驻颜膏。《白孔六贴》:“唐昭宗以腊日赐韩偓银合之,驻颜膏,绣香袋,并牙香等物。”颜驻:即驻颜,使容颜青春常驻。苏轼《洞霄宫》:“长松怪石宜霜鬓,不用金丹苦驻颜。”
㊲碑:堕泪碑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襄阳百姓,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,岁时饷祭。望其碑者,莫不流涕,杜预因名为'堕泪碑’。”
岂:曾。扣角:即《扣角歌》,指春秋卫国人宁戚以击牛角而歌,为齐桓公赏识,用之为卿。匡坐:端坐。
白水:宁戚欲仕所歌之逸诗。《列女传·辩通传》载,齐相管仲对其妾曰:“昔日公使我迎宁戚,宁戚曰:'浩浩乎白水’,吾不知其所谓。”其妾笑曰:“人已语吾矣,君不知识矣。古有《白水》之诗。诗不云乎:'浩浩白水,儵儵之鱼。君来召我,我将安居?国家未定,从我焉如?’此宁戚欲得仕国家也。”
㊳寻:思求。小住:短暂逗留。
危途:危险的道路。翠屏:碧色山岩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线上股票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